答案:智媒是智能媒体的简称,是人工智能与媒体的结合体,物联网、大数据、VR/AR、算法为代表各种人工技术在推动新闻生产智能化的同时,将推动新一轮媒体生态的重构,一方面消融了传统传媒业的固有边界,另一方面正在重塑传媒业的原有生态。传播学者彭兰教授将智媒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三个关键词。
一.新闻生产主体的多元化:OGC、UGC、PGC和MGC并存。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闻生产模式从职业生产内容(OGC)、专业生产内容(PGC)、UGC向机器生产内容(MGC)转变,新闻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新闻机构的边界开始消融,新闻生产主体也从媒体工作者、专业内容提供团队、用户为主转变为智能机器为主。OGC、PGC、UGC模式下,虽然新闻生产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但依旧是依托于人类本身。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算法推荐、5G技术等在媒体的运用,使MGC成为一种潮流,智能机器参与新闻生产过程,重塑了新闻从业者、受众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人机边界不断演进,智媒进入“人机协同”甚至“人机合一”阶段。
二.新闻生产过程智能化:智能技术重构新闻生产各环节。智媒技术的应用,使新闻生产的关系被重塑,传统的线性新闻生产过程被解构,新闻生产变为智能同步动态的一体化过程:①从新闻采集看,智能穿戴设备的成熟和普及,传感器极大地丰富和优化了新闻信息源,拓展了新闻信息源的空间和时间维度;②从数据分析看,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信息挖掘、分析和呈现,帮助发现选题,对新闻价值进行判断和筛选,拓展报道广度和深度;③从新闻制作看,机器人新闻省去了需要人力完成的中间环节,简化了新闻制作流程,带来了高产量、高效率的新闻生产;④从新闻把关看,智媒新闻生产的交互性和人机融合,使新闻把关的形式从传统的编辑把关,转变为人工智能、编辑和受众的“多重把关”;⑤从新闻分发看,呈现出了两种趋向:一是社交化,即收受主体的社交网络成为信息流动的渠道,也成为信息过滤的一种机制;二是个性化,即用户偏好成为信息分发的基本依据。
三.新闻信息产品多样化:从图文信息到临场化体验创新。传统的新闻生产格局下,媒体立足于内容为王,新闻产品主要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为主,直接呈现给受众静态画面信息。新媒体的出现,使受众更习惯接收碎片化、动态化的新闻信息,出现了以视频为主的新闻产品。智媒时代的新闻产品则走向智能化体验,新闻产品与AI、虚拟现实(VR)、AR、5G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结合,最大限度地延伸了新闻产品,促使其从二维平面空间发展到三维空间。智媒技术的成熟赋予了新闻产品更多创新,使新闻内容本身、场景和载体都变得丰富,临场化成为主流,表现为VR/AR新闻、AI主播、传感器新闻等,带给受众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维化临场体验。
智能技术及智媒体持续迭代使得“万物皆媒”“人机协同”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推动新闻生产模式变革,从技术可供性、平台可供性角度考虑,其融合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新技术产生新问题,智媒时代新闻生产依然面临着不少困境。面对智能技术对传媒业全要素升级的必然性,新闻业在秉持新闻报道的基本原理和专业准则的前提下,当以“内容为王”为不懈追求,以“技术为先”为前进动力,注重新闻从业人员主体性的发挥,引领主流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