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我国社会政策现状的特点及缺陷包括:(1)从属性相对于经济政策而言,社会政策依然处于从属或依附地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始终是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而实施的。由于对社会政策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我国目前的社会公平问题变得比较突出。(2)不完整性①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的分类补偿性社会政策主要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社会救助政策、住房补贴政策以及其他各种基本权利的保护政策,这类社会政策旨在维护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发展性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有关增加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机会、增强其社会参与能力,以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整合的政策,这类政策旨在维护社会弱势群体成员平等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保证其平等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和必要的素质。②原因Ⅰ.和补偿性社会政策相比,发展性社会政策对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但在现实中,补偿性政策往往更受到重视,而发展性政策往往被弃置一旁,或根本就未加考虑。Ⅱ.上述两类社会政策内部,都存在着各种缺陷,需要加以补充、充实、改革和完善。(3)不平衡性①原因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格局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区别对待的问题,对农村户口的居民仍实行和城市居民大相径庭的处理方式。②现状根据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职能,社会学家沃伦斯基和莱博克斯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分类:Ⅰ.补缺型(或称剩余型或残余型),是指国家的社会福利机构只有在其他通常的渠道如家庭和市场不能维持时,才应为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它实际是主张一种针对弱势群体的有限的、基于家计调查的服务。Ⅱ.制度型(又称普遍型),是将社会福利服务当作工业社会一种正常的功能,以提供制度化的、针对全体人民的普遍福利为职志。就我国城乡福利制度的类型来看,它实际上是制度型(针对城市居民)与剩余型(针对农村居民)并存。(4)不稳定性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尚存在法制化程度低、制度化程度低、不稳定的问题。①主观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不能通过立法的途径加以明确,而政府权力又弱化,其推行的阻力大大增加。阻力一大,政府便变通政策,其结果是使政策难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②客观上,我国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旧体制迅速瓦解,新问题层出不穷,又受到人口城市化、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些都对社会政策的决策者形成了巨大的压力。(5)低效性①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针对性不强。②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或准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管理和执行,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这使得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有的目标人群成员获得了重复支持,有的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的状况。这些都会导致政策的执行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